教学改革背景

煤电产业是山西省重要基础产业、支柱性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面临能源结构调整、超低排放、固废禁堆等严峻形势,探索煤产业生态发展路径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成为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绿色与智慧电厂电网建设、运行、检修、管理亟需掌握基础理论最新应用技术、实践和学习能力强的复合型、创新型专门人才

山西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环境工程专业是面向煤电产业,培养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专业群。新形势下,专业群在人才培养上存在以下主要问题:①教学内容滞后产业技术发展;②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不强,工程素养培育不足;③学生专业知识储备陈旧,创新主动性低,到企业工作后岗位竞争力弱,需要较长的适应和学习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和《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神,山西大学煤电专业群坚持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发展思路,于2014年开始了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将“工程教育”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始终,形成了“跟踪产业教学法”、“学科交叉教学法”、“聚焦工程素质教学法”与“行业专家入校教学法”——“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